旅游主题捞海菜:
澎湖常见且知名的海藻,礁膜科的礁膜、俗称“青海菜”,每年农历11月份以后至隔年3月的采收期,准备好长尺棍,带着可以排水的篓子,在涨潮的时候由逆水流的方向,只要单手稍微施力搅动一下,就可以采集到海菜,体验捞海菜的趣味。
澎湖另一种知名藻类则是红藻门的“长叶紫菜”,澎湖的野生紫菜有着宽厚的叶状体,营养价值高,每当东北季风盛行时,野生紫菜就在远离人为污染的无人岛或岩礁上生长,伴随低温与日照变弱的天候,生长状况极为良好。
北海无人岛上的野生紫菜,由附近的村民所共有,一年通常集体采集两次至多三次,第一次采集时间大约在农历12月。等紫菜再成熟生长后一个月,进行第二次采集。
活动时间:采收青海菜时间:每年农历11月到翌年3月之间。挽紫菜时间:第一次采集时间大约在农历12月。等紫菜再成熟生长后一个月,进行第二次采集,此时为体验捞海菜的时间。
旅游主题捕鱼(巡沪)活动:
澎湖群岛特有的“石沪海洋文化”,已成为热门的渔村体验活动,石沪仿佛是澎湖先民建置于海上的“八阵图”,不仅让鱼群陷入其中成为渔民养家活口的来源,至今则成为澎湖群岛最美的地标,更是澎湖人最引以为傲的特色。结合观光资源办理“巡沪活动”,了解石沪生态工法、渔法及石沪文化资产保存等知识,让“石沪海洋文化”永续发展。以下将介绍石沪的由来与构造,巡沪活动的方式。
到石沪去捕鱼一般都称为“巡沪”,因为要先巡视或侦察到鱼,再下海去捕捞。有岸仔的石沪,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沪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宽的凹槽,以便沪主俯卧下来观测,等到鱼群集到岸仔内(沪房)的水域时,立刻用网拦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捞捕。距离海岸比较远的石沪,则常会先派人去窥探鱼汛,再以“旗号”通知等在岸边的同伴(俗称“摔招旗”),下海来围捕。
诱钱鳗活动:
湖西乡沙港北面海床床底为澎湖珊瑚浅坪生长良好的海域之一,珊瑚浅坪绵延面积超过10公顷以上,珊瑚生态系丰富,此区特殊的渔业活动为“诱钱鳗”。钱鳗的中文学名称为“裸胸鯙”,体形为圆筒状而修长,皮肤密布着色素细胞,有色彩鲜艳的身体,有单色、网纹、圆斑点等种类,一见就知道是海底世界的狠角色,属于珊瑚礁鱼群中最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尖锐的牙齿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一旦咬住猎物就死不松口,常导致从事潮间带活动的渔民受伤。然而,当地的渔民却利用钱鳗的天性与生活方式,发展出特殊的诱捕方法。钱鳗为夜间行动的动物,白天通常将长长的身躯隐藏于珊瑚礁洞穴之中,只有露出头部,虽然,钱鳗有一口利牙,视力却不太好,因此,渔民的诱捕活动,成功机率很高。
照海捕魚活动:
在澎湖地区,夜里提着渔灯到潮间带去捕鱼的渔作,澎湖人俗称“照海”。照闽南语读如轻声的“秋”。为四季不断的沿海渔捞活动。夏、秋两季,照海都在上半夜进行;冬、春两季则要等到下半夜,才能有适合下海的潮汐。照海可以捕获的渔穫,种类相当多,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章鱼。
每年自元宵节开始直到清明节,章鱼为了产卵繁殖与栖息,逐渐由深海地区往潮间带移动,澎湖的抓章鱼的活动正好弥补澎湖东北季风盛行阻断出海捕鱼的困窘,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休闲渔业体验活动。当地业者会请游客戴上头灯或者手持电筒,拿起鱼叉,在潮间带搜寻章鱼的踪影,在灯光的照射下牠们无所遁形,看准猎物后用鱼叉将章鱼叉起。提醒您一定要由专业的导游带领,以避免发生危险,在潮间带移动时,也要小心避免滑倒受伤,才能享受夜晚照海捕鱼之乐喔!每当初春大退潮又无风的夜晚,即为照海捕章鱼的好日子。
抱墩活动:
澎湖抱墩渔场主要分布于白沙乡东至北的潮间带,包含中屯、讲美至岐头地区。赤崁早期为最大宗区域, 30几年前一日抱墩鱼获量有数十斤,近日已逐渐转型为休闲渔业。由当地专业的导游带领游客体验“抱墩之趣”。
何谓“抱墩”?利用礁岩底栖鱼类回游栖息近岸礁石的特性,以石块在潮间带上堆成石堆,称为“墩”。涨潮时,底栖鱼类就会栖息于墩内,退潮时渔民便前往潮间带,先以网具围住石墩,再将石墩拆解取出网外,鱼儿便落入网中,此一渔作方式即为抱墩。
本网站代办赴台签证,个人游入台证、商务入台证、医美入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