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老街曾经是清代时的商业老街,拥有相当密集的商业活动,老街上的芋饼、红心甘薯、蛋卷等商品都相当知名,每次来到这里总是要提一大包的伴手礼回家。另外,街上仍保有一些旧石街屋的特色,长形连栋的店铺住宅散落,还有一座百年的旧式米店,内部旧时方型大木缸、磅秤与百年木板门等历史文物,与隔壁的传统中药铺陈列的药罐,保留下当初清代的些许遗迹。
清朝雍正末年,泉州移民到下中股庄建立街肆,街长约一公里,以金声桥为界,分为顶街与下街,街区以慈护宫为起点,距今有三百多年,建地面窄进深,依然保留着亭仔脚的建筑特色,是目前北海岸仅存的清代老街,为昔日金包里住民主要的农产、渔获集散地。可惜今日老街建筑不复以往,目前仅有几间保留传统特色的闽式商店老宅,和部分日据时期洋楼立面,如慈护宫后方硕果仅存的清朝末年木造古厝、日据时期红砖洋楼,清水路上200年历史的芑丰居等。虽然老建筑不再,老街市集仍如百年前一般兴盛,金山早市依旧保持着传统赶集的方式,在市集里可依不同的产期买到本地特有的红心地瓜、跳石芋头、茭白笋、赤壳箭竹笋等蔬菜。
近年来,金山上下全力发展观光旅游事业,老街除了传统的百年米店、百年中药行、杂货铺等商家外,也加入不少具有特色风味的新店家,使得老街得以展现新风华,店家提供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为游客必定到访的景点。
金山老街好玩、好吃、好香
金山老街仍然保留着当时流传下来的传统店家,像理发店、贩卖古玩的杂货店,不仅著名且皆具特色,值得来这里一游;另外,金山老街现为农友贩卖农特产品-芋头、箭竹笋、甘薯、山菜、山药的聚散地,还有位于金山老街尾广安宫前的鸭肉摊,更是独领风骚,生意之好,以发展成整条街左邻右舍约十余户的一楼皆为其所借用,而逢例假日更是一位难求,饕客趋之若鹜;然而金山老街的店家为了服务游客,进而发展了许多可口美味的小吃及传统点心,例如,依古法制作的肉饼、老婆饼、凤梨饼等古早饼类、台式快炒、芋圆等,都是金山老街道道地地的味道。
金山乡虽然以金为名,但其实不曾出产过金,不过第一次大战期间,金山曾经闹过一阵淘金热,据说当年德意志的皇帝威廉二世在某次国际外交场合说出,台湾是全世界蕴藏金矿最多的地方,占据有台湾的日本人信以为真,就大肆奖励探勘开发金矿,因金山之名,引来大批想发财的民众,最后却淘金梦岁、无功而返。追究金山的地名,应是源于当地原为平埔族基包里社居住之地,基包里象徵丰收之意,后来相传有人发现金矿,因此又称为金包里,直到日据时代,日本人取金字,改名为金山庄,然后一直沿用至今。金山的市镇中心最着名的就是以金包里为名的金包里街,这条老街是目前北海岸仅存的清代老街,是当年主要的农产与渔获的集散地。虽然老街的盛况不再,不过却成为观光客必经的景点,尤其假日时摊贩集中于此处,游人如织,店家生意兴隆,各式当地小吃如卜肉、蚵仔酥,与金山特产像是芋饼与烤红心蕃薯等,老街中心的广安宫庙口有最人气的鸭肉摊,街尾甚至出现了来自印尼口感酥脆的龙虾饼。当然游玩喝之余,不能错过邻近供奉金面妈祖慈护宫而硕果仅存的几户老房子,也就是旧时的街屋形式,这种传统长形连栋式店舖住宅,有闽式建屋与洋楼立面,还有窄面进深的亭仔脚建物,或许看到这样的旧居,许多中年游客,或许还有一些儿时印象,唯一的一家旧式米店,维持着百年的木板组合门面,店内仍用方形大木缸装承不同价格的米,以及旧式的磅秤,从敞开的门户,可以看到几位老人家闲坐聊天。隔壁是一家传统中药舖,看来历经岁月的家具摆设与陈列的药罐,犹留有清代的遗绪,门扉半掩,也无人顾店,更没什么生意上门,但却似乎有意任人驻足在门外欣赏。再相邻的旧屋虽有妇孺进出,但从木质门板的侵蚀痕迹看来,想必已有好几代的人来来去去了。据老街一家卖小吃卜肉的朱家说法,他们的祖先早在世纪初,嘉庆年间就来到此地做生意,当年这里已是繁华鼎盛的街市。根据文献记载推论,汉人早在康熙年间就已来到此地开拓,于雍正时期就形成街道,早期以许、李、蔡、王、陈等五大姓为主,多为漳州人,从这里延伸到万里、基隆一带。
金包里老街交通:大众交通资讯:
1.台汽客运:金山←→台北(经阳明山)淡水←→基隆(经金山)金山←→中崙
2.台汽客运:淡水→基隆(经金山)
3.基隆市台汽、基隆客运→往金山
4.于台北车站地下化之捷运R十三站→搭往淡水、关渡站及红树林站。于台北车站地下化之捷运R十三站→搭往淡水→再转2号省道
汽机车交通资讯:
1.台北→重庆北路交流道→2乙省道→2号省道→依指示牌行驶至金山
2.中山高速公路→于八堵交流道转2号省道→万里→野柳→金山
3.南上→五股交流道→关渡大桥→竹围→登辉大道→2号省道→金山
4.台北→阳明山公园→阳金公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