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18年(1838年)新垦隘的安全趋于稳定,开始有粮食的收益,垦民为答谢观音菩萨的庇护和表虔诚,开启第一次的修建。道光26年(1846年)以姜秀銮为首进行第一次重建,改建为木造庙宇供奉,同年底姜秀銮逝世,此时的北埔与月眉两庄田园开垦已达千余甲,人口有千余户,市街形成,北埔也在道光末年已经完成一座有城门与刺竹围成之聚落。至此依据文献记录,百年来经历两次重建四次重修,其中以清同治13年(1874年)的大改建为主,奠定慈天宫的面貌,至今庙内仍可见同治年间的大木作品,特别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飞天仙人素材,颇值玩味。
慈天宫在台湾庙宇建筑史上的价值非同小可,为台湾清代中晚期庙宇的代表作,是座闽粤合筑庙宇,平面布局是客家地区典型的双堂二横式建筑,也就是由两殿两廊两横屋(护龙)所组成的,大殿与前殿呈现闽南泉州的建筑特色。墙体主要为斗子砌构造,前后殿及两廊均为双面斗子砌工法,横屋则为单面斗子砌,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尊卑区分。三川殿的屋顶采用三川脊式的做法,步口檐廊左右石雕蟠龙龙柱均采升龙造型、复合式柱础、十八罗汉以附在龙柱上的形式,为台湾少有的作法。另外,庙内的二组二十四孝石柱,雕工流畅而有韵味,亦为全台庙宇所仅见。其装饰艺术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论是孔明征南蛮、七擒孟获等带有征服及感化蛮夷意味的作品;或是以姜子牙(姜家远祖)为灵魂人物的《封神演义》之装饰作品,都反映当时的背景,从其中可见金广福与慈天宫密切的关系,以及金广福垦民对于垦首及李同知的感戴。
战后,续有若干修缮,971年全面修建,成为今日的面貌。该宫并祀观音佛祖与天上圣母,主神观音佛祖为姜家祖传,这尊观音菩萨后来被垦民称为「护隘观音」,姜家自然而然地以垦首之尊,成为这座护隘庙宇的管理者。后期配祀诸神愈多,诸神合祀、佛道不分现象在台湾庙宇虽是常见,但对慈天宫而言,却因众神合祀,淡化了闽粤垦民祖籍界限。
搭车:竹东搭新竹客运往北埔或珊珠湖,于北埔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