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前身是1985年成立于台东县成功镇三仙小学的贝壳陈列馆,1994年省立博物馆以此为基础,设立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将原本的贝壳标本做有系统的整理、展示与研究,现有馆藏557种的贝壳标本,同时增设矿物展示室,搜集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宝及矿石,结合了自然资源和教学的功能,是了解东海岸蕴藏珍贵海洋及山脉资源最好的教室。
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的设立,证明美丽的东海岸拥有的不只是海天山色,来自海洋深处的生物演化证物更是大自然所赐予最神奇的礼物。
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的馆藏贝壳标本,以都被视为活化石的阿当嵩翁戎螺和龙宫翁戎螺最受注目。
阿当嵩翁戎螺是在距今5亿7千万年前即出现的翁戎螺科,在19世纪末又发现现生种,因此被视为活化石。
阿当嵩翁戎螺喜欢吃海绵,不仅拥有大型而美丽的外壳,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贝类研究者或集贝者不能错过的珍贵标本。
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的馆藏阿当嵩翁戎螺,是1997年购置,直径10公分,产地在巴哈马深海。
龙宫翁戎螺也被视为活化石,1969~1970年在钓鱼台列岛海域发现大量龙宫翁戎螺,造成「龙宫贝震撼」,进而促使台湾贝类学会的诞生。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的馆藏龙宫翁戎螺,直径8.5公分,属小型龙宫翁戎螺,产地在台湾东北海域深海。
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三楼矿物展示室,陈列花莲和台东地区矿石岩石200多件,包括产自海岸山脉的软玉、台湾蓝宝石和总总石等宝石,以原石和雕琢品对照方式,提供游客认识和了解这些美石在工艺上的应用和价值。
台湾蓝宝原石第一次出土是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由原住民在都兰山发现,为高70公分,寛30公分,长30公分的蓝色半透明石头,正式揭开东海岸山脉寻宝的热潮。
目前在东海岸山脉除偶尔可以捡到小原石外,原产矿脉已经停产。台东县自然史教育馆的馆藏台湾蓝宝原石高29.5公分,寛21公分,长21公分,是于1998年购置。
交通:从台东走11号省道,经马兰加油站、富冈、东河、成功可抵,在道路旁清晰可见。
台东市转台11省道,约113.5K时,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