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冷却了?两岸婚姻大退潮
大S与汪小菲、吴奇隆与刘诗诗、高圆圆与赵又廷......两岸明星婚姻近年常攻占媒体版面,横跨海峡的爱情令粉丝称羡,两岸间充满粉红泡泡。但从萤幕上回到民间,两岸婚姻的实际情况却不若想像中热络,两岸婚姻对数在2003年到达高峰后,之后大幅减少,15年间骤减8成......
两岸自1987年恢复民间往来后,两岸通婚数量逐渐增加,至2003年达到高峰,“内部事务部”统计,当年两岸结婚对数达3万4109对,占该年全台总结婚数近2成。
但2004年却骤跌到1万1886对,大减2万多对。原因推估与2003年当年为防范两岸非法假结婚,台湾官方建立两岸通婚面谈机制有关,结婚难度变高。
此后长达近10年,两岸婚姻对数维持在1万多对,呈稳定趋势。
直到2014年,两岸婚姻对数跌破万对,仅剩9944对,之后几年逐年下降,2018年结婚对数仅6811对,创下统计以来最少纪录。
两岸婚姻的性别分布也逐渐翻转。早期陆女嫁台男性别比例占绝大多数,以2004年为例,陆女比例高达98.2%,陆男仅占1.8%。
2018年陆女比例下降到87.5%,陆男增加到12.5%,台女嫁陆男比率越来越高。
原因一:北京、上海人均GDP逼近台湾
早年台湾经济起飞,生活条件优于大陆;但大陆近年经济和软硬体建设都逐年提升,人均GDP成长快速。摊开两岸近20年人均GDP数据,2018年大陆人均GDP约9732美元(约台币30万),虽仍低于台湾,但相比2000年873美元增加8859美元,稳定且持续上升。
大陆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人均GDP更已逼近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理事长钟锦明指出,不只一线城市,大陆很多二三线城市现在也很进步,反观台湾,经济发展停滞、政党恶斗严重,看不到未来发展前景。
原因二:台湾政策不友善
被陆配视为不平等的台湾政策,是两岸婚姻冷却的另一原因。以身分证取得为例,陆配需住满6年才可申请,外籍配偶仅需4年。据移民署截自2019年6月的统计,陆配取得身分证的比率仅38%,远低于外籍配偶的67%。
大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两岸通婚数量减少,是两岸社会经济水准差距缩小、两岸婚姻逐渐恢复理性的表现。早年两岸婚姻具有盲目性,且大陆配偶绝大多数为女性,如今在大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定居大陆渐成两岸婚姻家庭的主流选择。
从3万对跌破7千对两岸通婚大退潮
两岸自一九八七年恢复民间往来后,通婚数量逐渐增加,至2003年达到高峰,据台湾官方统计,当年两岸通婚达三万四千多对,此后逐年减少,并至2014年后跌破一万对大关,去年两岸通婚数量只剩六千八百多对。也就是说,从二○○三至二○一八年,十五年间两岸通婚锐减八成,出现大退潮趋势。
根据“内部事务部”统计,2003年两岸通婚达三四一○九对,是有官方统计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但也是在同一年,台湾官方建立两岸通婚面谈机制,以过滤假结婚等情事,隔年两岸通婚数骤降到一一八八六对,此后一万多对的通婚数量维持十年,至二○一四年减至九九四四对,并继续减少,去年六八一一对,创下有统计以来最少纪录。
两岸通婚不若以往兴盛,甚至可用逐年衰退形容,长期为陆配权益奔走的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理事长钟锦明分析,两岸通婚大退潮,可从两大面向解释,包括台湾政策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政策着重新南向
钟锦明指出,近年两岸通婚数愈来愈少,与力推新南向政策有关,对新住民的照顾和资源,很多更着重于东南亚,排除陆配,加上两岸关系不好,长期以来的政策是歧视陆配,对陆配不甚友善,像是身分证取得要六年,与外配不同,更别说有些高官和立委把红帽子扣在陆配头上。
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回应指出,近年推动陆配相关权益放宽,包括放宽陆配亲属来台探亲亲等范围;陆配可参加农民职灾保险;放宽陆配参加部分专技人员考试等;至于身分证取得年限仍维持六年规定,看似较外配四年还长,但因外配有放弃原国籍需时约半年至一年时间,必须考量整体衡平性及朝野不同意见,并非歧视陆配。
钟锦明并认为,两岸通婚退潮也与大陆近年经济发展、生活条件和软硬体建设提升有关,现在大陆很多二三线城市设施也很进步,就业发展空间巨大;反观台湾经济发展停滞,政党恶斗严重,看不到未来发展前景,且陆配权益经常沦为政争下的祭品。
大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两岸通婚数量减少,是两岸社会经济水准差距缩小、两岸婚姻逐渐恢复理性的表现。该负责人坦言,早年两岸婚姻具有盲目性,且大陆配偶绝大多数为女性,如今在大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定居大陆渐成两岸婚姻家庭的主流选择。
台北女孩林映萱与北京人刘烁结婚,并定居北京,她说,大陆之前实行一胎化,现在结婚的都是八○后(一九八○年后出生者)的独生子女,结婚人口减少外,还有的是晚婚或不婚。刘烁指出,现在交通便利,两地往来相对容易许多,自然会减少留在大陆或与大陆配偶组织家庭的情况。
来自湖南岳阳、经历台湾前夫家暴最后离婚收场的周红表示,大陆现在愈来愈发达,她每次回老家都被嘲讽像从乡下来的,现在大陆姊妹和朋友们都不愿嫁到台湾。来自江西的陆配周忻妮也说,近年台湾社会对陆配的歧视有恶化现象,现在若有大陆朋友想嫁到台湾,她都会请对方多考虑。
台女嫁陆男比率升高
除两岸通婚大退潮,统计数据并显示,早期陆女嫁台男的性别比率几乎占绝大多数,以2004年为例,陆女比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点二,到去年陆女比率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七左右。陆男娶台女,比率逐年升高。
钟锦明认为,两岸通婚中的台女比率增加,还是跟大陆经济条件提升最有关联,毕竟在婚姻中,女性都想嫁到好的夫家,现在资讯发达,台女和陆男结婚后,不少人选择跟先生定居大陆打拼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留在台湾,不见得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跨海姻缘赌上青春…丈夫家暴、爱赌陆配叹:如有后悔药要连喝三碗
如果有后悔药,我要连喝三碗,喝一碗可能没有用。来自江西的陆配周忻妮,经历台湾前夫爱赌博、无法养家的婚姻挫折,非常后悔当初嫁来台湾的决定。湖南陆配周红则是遇到了会家暴的台湾前夫,她比喻这场婚姻就是拿自己的青春赌一场,赌输了就要认输。
文化差异离婚对数居高不下
十多年来两岸通婚的变化,除了出现大退潮现象,离婚数量居高不下,也反映出两岸社会文化差异仍待融合的困境。据“内部事务部”统计,近年两岸婚姻的离婚对数维持在五千到六千多对左右,在结婚对数逐年递减下,离婚数已逼近结婚数。以去年为例,两岸通婚数量为六八一一对,同年离婚数量为五五六○对,差距仅剩一千多对,两岸通婚有走向负成长趋势。
两岸婚姻走向离婚,台湾演艺圈也有例子。例如台湾艺人吴奇隆与大陆女演员马雅舒。
一九九八年嫁来台湾的周忻妮,当年和前夫在公司认识,前夫是台干,两人自由恋爱结婚,但婚姻只维持了十年,离婚后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至今。
周忻妮回忆说,虽然前夫家人对她很好,但前夫爱赌博,其中有两年没工作,无法养家,而让她彻底死心,决定离婚,是前夫居然连亲戚给她父亲的养病钱都拿去赌光。
离婚后,周忻妮独自工作抚养两个孩子,也争取到孩子的监护权,现在孩子也大了,这十年前夫几乎没有出现过,小孩也不会想找爸爸。
在台廿年只盼能获平等对待
在台湾生活已廿年,周忻妮认为最近几年台湾社会对陆配的歧视很严重。她说:我们嫁来台湾,这里也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的只是安居乐业与平等对待。
来自湖南岳阳的周红,当初是亲戚介绍认识前夫,在2002年嫁到台湾。由于认识才几个月就结婚,未能深刻了解对方,婚后才知前夫会家暴。周红说:我离婚带两个孩子,第一个晚上就是在西园派出所过夜。很多人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我是为了孩子才离婚。
嫁来台赌青春赌输就认输
回想这段离婚收场的婚姻,周红感叹,嫁到台湾就像赌一场,是好是坏都要接受。是拿自己的婚姻和青春赌一场,赌赢了就赢了,赌输了就要认输。周红说,真正让她后悔的是,嫁来台湾后,前夫家很反对她回大陆探亲,让她无法尽孝道,三年才让我回去大陆一次,这是我最后悔的,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会嫁到台湾,也不会离父母亲那么远。
因为前夫家听信谣言,说有些越南新娘会跟别人跑掉,就限制她交朋友。她说,天底下没有父母会劝自己的女儿离婚,但她父母看到她的状态,要她赶快离开这个男人。在家暴阴影下的婚姻仍然苦撑七年,周红说,我必须忍耐到拿到身分证,否则小孩不能跟着我。这些年来,她一边工作一边带小孩,深切体认到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
两岸婚姻不仅考验人性,更由于政经文化差异,使其面临诸多挑战,两岸人民只有更包容和体谅对方,双方互动才会更和谐融洽,不致出现真心换绝情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