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天后宫位于屏东县内埔乡,是六堆客家最古老的妈祖庙,目前列为台湾地区三级古迹(祠庙类)。六堆天后宫又称妈祖庙,建于清嘉庆八年(年),道光廿八年至今曾三度整修,不仅为六堆人士信奉妈祖(主祀神为红面妈祖)之所,亦为当年六堆组织商议军计的主要场所。年,台湾陷入朱一贵之乱,威胁到高屏客家聚落的生存时,各地士绅义勇集合于内埔妈祖庙聚议,成立六队﹝堆﹞乡团:中堆﹝竹田乡﹞、先锋队﹝万峦﹞、后堆﹝内埔乡﹞、前堆﹝麟洛、长治﹞、左堆﹝佳冬、新埤﹞。
六堆天后宫位在内埔龙颈溪畔南边,庙宇左邻观音亭及昌黎祠,前方、右侧为道路,后方则为龙颈溪,庙的方位座北朝南。妈祖庙左侧观音庙是1913年兴建的,昌黎祠创建年代清道光年间早期是私塾(内埔人的学堂),天后宫整体庙宇是纵身长之木构架体系,为抬梁式与硬山搁檩式混合法作,风格多样,深具潮、漳等地工艺特色。现今的天后宫虽然鲜少像往日六堆义勇军开会那样,被作为公共事务的发声之处,但也是内埔聚落中相关祭祀活动如新年祈福、完太平福、七月半普渡也都选在天后宫广场前举行,连同旁边的昌黎祠是六堆人著名的精神寄托,也是六堆客家驰名在外的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