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地区除了拥有珍贵的自然资源与天然美景之外,人文资产也相当具有特色与价值,其中世代居住于阿里山地区的邹族族人,就是亟需重视及传承的文化与人文资产。
阿里山邹族分为阿里山邹亚族(又分为Tapagu-Tufuja群和Lututu群)、卡那布亚族、沙阿鲁阿亚族三个部族,邹族的人口主要分佈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其次为高雄县三民乡,另外还零星分佈于高雄县桃园乡、南投县信义乡境内,总人口约三千多人。有些学者将分佈于阿里山的邹族称为北邹,居住于高雄县三民乡的卡那布那布族及高雄县桃源乡的沙阿鲁阿族被称为南邹,不过三个系统的文化特质、服饰、质文化都相当接近,姓名、会所制度也都相同。
在过去的年代,每一个台湾人朗朗上口的歌谣〈高山青〉: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啊~这一首正是阿里山邹族人的写照,族沉稳个性、高耸的鼻子,带着几分的骄傲与自信,这些都是邹族人给人的印象。
根据研究,北邹在日治时代以前共有四个大社,分别为达邦社、特富野社、伊姆诸社以及鲁富都社,其中伊姆诸社因故沦亡,社民併入达邦社,鲁富都社一部份迁居特富野社,一部份迁移至南投县信义乡的罗娜、久美一带与布农族溷居、通婚,因此目前仅存达那与特富野两个大社。
一般来说,邹族的社会组织分为大社、氏族、联合家族三的部分,所谓的大社是由几个氏族组成,而且拥有库巴(集会所)、能够举行全部落性祭仪的社群才有资格称为大社,也才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而目前阿里山邹族目前有八个村落,来吉、里佳、乐野附属于特富野,达邦、新美、茶山、山美附属于达邦社。
此外,邹族没有阶级制度,但拥有几个特殊地位的人物,包括头目(peogsi,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袭)、征帅(eozomu,负责争战、猎首的指挥官,有时可能是头目,如果战事频繁,会有好几个征帅),以及勇士(maotana,在战场上有特殊功勳的族人)。虽然目前邹族传统的价值观与社会制度已被行政体系所取代,只有在传统祭典时头目、征帅家族的地位才会被凸显出来,但是现在早已没有了战争,所谓的征帅、勇士已不复存在,但是长老的地位依然屹立不摇,年轻的族人对长辈的尊崇在日常生活当中仍受到重视。
传统上,邹族族人的生计以狩猎及农业为主,主食则是小米,但近年来禁止狩猎,邹族族人转而发展高经济价值的高山茶、山葵、香水百合、高山蔬果、爱玉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邹族人具有天生的艺术才能,因此这几年在相关单位及民间团体积极的辅导下,邹族部落的工艺、艺术创作、音乐、休闲观光也有相当好的成果,也让人口外移严重的邹族族人重新回到部落发展,也得以让这些文化、记忆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