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柜斗的由来
2009-07-25
当时开垦时有许多客家人的族群,而客家人习惯在名词后加一个头的特殊口语,所以红魁就读成红魁头,由于当时开垦的居民大多数不认识字,所以都用客家话来称呼它,念起来的音就类似风柜斗了。
台湾风柜斗的由来
2009-07-25
当时开垦时有许多客家人的族群,而客家人习惯在名词后加一个头的特殊口语,所以红魁就读成红魁头,由于当时开垦的居民大多数不认识字,所以都用客家话来称呼它,念起来的音就类似风柜斗了。
独一无二瓷画釉上彩
2009-07-25
瓷画(釉上彩),是在上过釉的白瓷上,画上一种特殊的釉彩,然后窑烧。经过高温、将颜料和釉融合在一起,所以称为釉上彩。与在未上釉之前的素坯上所画的釉下彩是不同的,釉上彩可以永久保存。
台湾大庄慈云寺的黑米神迹事件
2009-07-25
现代的科学眼光姑且不论,黑米神迹事件的真实性,在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台湾,医学不发达,加上痢疾流行,特效药不易取得。神明的指示,或仙米的发现,口耳相传后,对当时的人来讲,无疑地是一种最有效的特效药。
历史三级古古迹 台中西屯张廖家庙
2009-07-25
张廖家庙,为三堂两横加围屋式之建筑组群,位于台中市西屯区府安街205巷1号,方位坐北朝南偏西,在南北稍长的基本型态下,庙后方採圆弧型处理的方法,颇为特殊。
滴水清心清水岩
2009-07-25
走进清水岩你会不由得的自在,寺庙座落于太五郡山西麓,两旁与后山的百年古松,绿意样然,山中云雾袅袅,衬托出清水岩寺的清静,更特别的是清水岩地出泉水,清澈甘甜,在这好山、好水、好风景的清水岩寺,是寻求心灵休憩站的好去处。
台湾本土手工饼乾飘香
2009-07-25
常见的手工饼乾口味多来自西方,味道上比较偏向甜腻,在六饼小舖则可以找到本土味手工饼乾,像桔子、黑糖、杏仁瓦片…在味道上Vina更是反覆试验,找到更合乎台湾人口味,比较甜的自然、不腻。
依山傍水好风光 月儿弯弯刘氏月眉池
2009-07-25
刘氏月眉池最醒目的地方,院子前方的半圆形大水池,因而命名月眉池,如今少了取水的功能,但明媚的风光不减,且因月眉池位于八卦山山麓,地下水位较低,而有天然的涌泉自然流出。
彰化二林镇荞麦代言人 香田里的荞麦婆婆
2009-07-25
彰化的农业大镇二林镇,除了传统大宗的稻米、甘蔗与葡萄农作物,近年来也逐渐发展精致农业与休闲产业,如当地农民以新鲜葡萄酿成的红酒,而成知名的酒乡。
朱铭 享誉国际知名木凋家
2009-07-25
一九三八年,朱铭生于台湾苗栗通霄的穷苦农家,十三岁那年,拜师学凋木刻,其师擅长寺庙人像与中国历史人物。朱铭不但秉承了师父对传统题材的热度,还掌握了木凋的精髓。不久便自立门户,成为杰出的手工师傅。
台中南屯牛墟轻便车站 老一辈共同的记忆
2009-07-25
这是田心社区老一辈共同的记忆,也是记录台湾人特别的历史,虽然现在这台车不推了,仍在社区的努力下,放在热闹的街道旁,供民众经过时观赏,您也能藉此了解这个地区不同的文化以及特色。
影像收藏家 高阳轩宝藏库 许明山老专访
2009-07-25
在高阳轩书楼裡,除了许老师自己的书画作品外,举凡近代传统诗刊、诗集之蒐集、民初以后近代文人的手稿、弥足珍贵从日治时期到台湾光复后地方人物的老照片数万祯,以历史史料分类,都是难得一手史料。
客家与桐花 油桐强韧的生命力 恰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
2009-07-25
长期以来,客家人群聚在北台湾的山地或丘陵地区,过着开山打林,荜路蓝缕的生活。除了樟树、茶树,油桐树也曾经是台湾客家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
求平安求富贵 台中春节开运寺庙之旅
2009-07-25
来台中走春又开运,除台中县大甲妈、新社九庄妈外,台中市知名的妈祖庙:万和宫妈祖、乐成宫妈祖等,也在春节期间举办多项有意义活动,让信徒到庙宇走春时,除祈福保平安外,又可过不一样的年,省钱又平安。
泰雅赛德克族手工传统编织
2009-07-25
为什么会花这么久的时间呢?张妈妈解释编织一块布必须要先从砍麻开始,接着用竹子刷掉皮、在大太阳底下晒乾、再捻麻成线,再把一捆捆的线放到烧木材产生的灰里煮三小时漂白。
茶道入门 茶具介绍
2009-07-25
品茗杯、闻香杯、茶海用以把集中茶汤,茶汤会比较均匀也方便奉茶。功夫茶壶(总称)、盖碗的冲茶器,用这个碗来泡茶给大家喝。茶壶下面所垫的叫做茶承,用以承接茶壶多出来的水。
茶道入门 如何挑选茶具
2009-07-25
第二个步骤是考量其通用性,通常人们选择第一套入门茶具的时候,会希望什么场合都可以是用,用的多、也用的广,不要只有一点用途,感觉上会不划算。第三个因素则考量到金额,也就是经济上的预算。